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川流不息,改變著世界的發展面貌與合作格局。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加入其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凸顯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獨特優勢:既注重與發達國家溝通協調,又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能夠聯動各方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在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伊戈爾·伊萬諾夫看來,“一帶一路”讓各種潛在參與者以極其靈活的方式參與進來,批評者和質疑者應更積極地投身其中,與中國一起制定未來的國際合作規則。
在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輔助填報區,市民在工作人員的輔助下進行事項填報(2020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9月5日下午,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檢修車間里,車輛電工高級技師王超又收到一塊得了“疑難雜癥”的主控板。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偉大夢想,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息。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共中央辦公廳連續印發文件,部署解決文山會海、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等問題,明確提出“基層減負年”等,對為基層減負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隨著政策“組合拳”落實見效,2020年,李云和購買了全家第一輛小轎車;2021年,又貸款購買了一套115平方米的商品房。
從主持召開重要會議到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并從各個方面加以深刻剖析,既闡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嚴重危害,又刻畫了其諸多表現;既明確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點任務,又提出方法措施,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