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為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作出歷史性貢獻,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世界性貢獻,為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遼沈戰役紀念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復興文庫》的展柜前,人們駐足良久,仔細觀看這部剛剛出版的大型歷史文獻叢書。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近3年來習近平主席首次線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也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泰。三天兩夜,約50個小時,10余場活動,雙邊與多邊密集穿插,深化伙伴關系、推進區域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同步展開。曼谷之行,習近平主席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為中泰友好合作擘畫未來藍圖,為亞太共同發展指明前行方向,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注入強勁信心與動力。
溫暖的陽光下,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的瑤族百姓又匯聚在茶園的空地。黨的二十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祝雪蘭從北京歸來后,第一時間為鄉親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信念的中國,始終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匯聚著合作的力量。
十年前,石拔三老人還是村里那個“沉默的影子”,彎著腰,走在人群里都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