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戰略判斷,也有哲學思辨。為什么要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習近平強調“大勢”與“共識”:“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薄艾F在,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建立國際機制、遵守國際規則、追求國際正義成為多數國家的共識?!比蛑卫眢w制變革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怎樣“變”,“變”向何方?習近平指明路徑和方向:“這種改革并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推動改革全球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
“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p>
“在思想上,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p>
曾幾何時,在西方中心主義的敘事中,東方被視為“邊緣”的存在。有學者甚至認為,作為距離西方國家最遠的一個傳統大國,中國是“最后一塊獲得現代化的區域”。斗轉星移,潮落潮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故事深刻改寫著舊有的東方敘事。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培育作坊,作坊主人埃馬紐埃爾·阿希馬納檢查菌袋(2020年9月9日攝)。中國福建農林大學的菌草專家2006年來到盧旺達開始菌草技術合作項目,在當地示范和推廣菌草技術。新華社發(西里爾·恩德格亞攝)
2013年3月,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首場外交演講。世界矚目: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如何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又將推動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構建什么樣的國際關系?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文章反映的情況,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再次表明“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