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與世界命運與共的新時代,這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英國歷史學家伊恩·莫里斯感慨,國際舞臺在向東方傾斜,歷史馬車正向東方駛去。
趙樂際同志、王滬寧同志是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都是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大家都比較了解。
在世界發展新的十字路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向何處去”這一“元問題”打開了新的思考視角,擘畫了新的愿景。這份中國方略,閃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光芒,繼承了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彰顯出國際主義的崇高追求。它超越一國一域的狹隘視角、傳統現實主義的理論窠臼,超越了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文明沖突的陳舊觀念,以系統觀念、辯證思維看待“自我”與“他者”、“多元”與“一體”的關系,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懷思考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
照片已經發黃。那是1945年7月初,他到機場迎接前來考察的黃炎培一行。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從組建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到成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從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推動成立新開發銀行;從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落實,到參與新興領域治理規則制定;從整合地區自由貿易談判架構,到深化上合組織框架內合作、開創“金磚+”模式;從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到堅守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全球治理體系的革故鼎新中,中國踐行著這樣一種治理理念:“世界命運應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由各國共同分享?!?/p>
李云和來自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楊店鎮鄭村,中學畢業后,他走出農村來到建筑工地。
毛澤東同志舊居墻上一張照片,吸引了眾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