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細致端詳,深入思考“窯洞對”提出的歷史之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要求“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將有17億人陷入糧食危機、金融危機和動蕩之中”“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80年來最大跌幅”“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受沖突影響的國家,約1億人被迫流離失所”……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一份份研究報告頻頻敲響人類發展和安全的警鐘。從“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的整體思維出發,習近平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應對亂局變局指明了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和全球安全共同體的行動方向。
2020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批評了部分地區在抗疫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問題——
在黨的七大開幕之際,毛澤東同志講到大會的意義,充滿自信地宣告:“是關系全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中國之命運有兩種:一種是有人已經寫了書的;我們這個大會是代表另一種中國之命運,我們也要寫一本書出來?!?/p>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形式主義從“辦公桌”走向“指尖”,變味的“工作群”“政務APP”曾讓基層干部疲于回復。
延安的1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習近平總書記給予高度評價:“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斗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