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用好紅色資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把紅色的種子播撒到每一位參觀者的心里?!眲怨庹f,將通過舉辦系列進校園宣講活動,進一步向年輕人講好遼沈戰役的故事。
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在中方積極推動下,曼谷會議發表了《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和《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體現中國關于共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新發展理念等政策主張。
身著素服的香港市民在中聯辦大樓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或手持菊花,或拿著悼牌。82歲的市民陳先生神情悲痛,站在祭奠臺前久久不愿離開?!案兄x他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中國人!”他說。
從文博場館里過大年、非遺大集上買年貨到故宮IP火爆朋友圈、中國古風吹遍海內外,再到中國空間站奏響《茉莉花》……深沉有力的文化自信、繁榮興盛的文化創新、美美與共的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新時代中國鮮明的印記。
走訪社情民意的時候,社區老人提出的困難,讓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黨委書記冷曉燕非常在意。她將這一情況寫進民情日記,并由此萌生了建立一座專為老年人服務的老年食堂的想法。
鄒彬在給工友“打樣”(2018年2月8日攝)。新華社發
兩個維度,啟迪人們對亞太合作進行新的深入思考。